一、离婚后财产纠纷有共同被告吗
离婚后财产纠纷可能存在共同被告。
如果涉及的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且有多个相关主体对该财产的处理存在争议,比如涉及第三人与夫妻一方恶意串通转移财产损害另一方利益,或者涉及其他对财产主张权利的主体等,就可能将这些主体列为共同被告。
例如,夫妻离婚时,一方发现另一方在离婚前将共同房产低价转让给其亲属,若其亲属参与了该转让行为且有过错,那么可以将另一方及其亲属列为共同被告,要求确认转让行为无效并分割房产。
但如果只是夫妻双方就离婚时未处理的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产生纠纷,一般只有夫妻双方作为当事人,不存在共同被告的情况。具体需根据案件实际情况来判断。
二、离婚后财产纠纷的诉讼时效应该如何起算
离婚后财产纠纷诉讼时效起算分多种情况。一般而言,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诉讼时效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两年。
若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请求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诉讼时效为协议离婚后一年。
对于漏分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诉讼时效从发现漏分财产之次日起计算两年。需注意,不同情形下的诉讼时效起算点不同,准确把握有利于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时效内主张权利,避免因时效经过而可能面临的不利后果。
三、离婚后财产和孩子的抚养权该如何处理
财产处理:
首先明确夫妻共同财产范围,一般包括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等。离婚时,原则上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比如一方有隐藏、转移财产等行为,分割时可少分或不分。
孩子抚养权处理:
两周岁以下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两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法院会根据双方的抚养条件等因素综合判定。如一方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等情况,会予以优先考虑。八周岁以上子女,应尊重其真实意愿。总之,以保障孩子健康成长为首要原则来确定抚养权归属。
在探讨离婚